糖炒栗子袋 板栗销售
作为一个从小就在栗林中穿行,吃着板栗长大的栗乡人,我对板栗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,也深深懂得乡亲们对板栗丰收的那份欣喜、期待和忧思。
量大优惠可以定制,选择物流发货,物流发到亲所在的市或县,需要亲自己提货。
【产品描述】
拍下付款前,请提前和客服联系,确定数量和尺寸; 确认默认快递是否送达亲所在乡镇。
【产品】土豆饼、无骨鸡柳、杂粮煎饼纸袋等小吃纸袋。
【产品规格】
序号 | 名称 | 尺寸 | 数量/捆 | 单价/捆 |
1 | 小号 | 9宽*17高*5侧cm | 50个 | 6.3元 |
2 | 中号 | 11宽*18高*5侧cm | 50个 | 6.8元 |
3 | 大号 | 11宽20高*5侧cm | 50个 | 7.0元 |
由于批量生产,机器校准可能会有些许误差(尺寸误差在0.1-1cm之间,数量误差在1-2个左右)。
【使用材料】牛皮纸或白纸65g。
【数量说明】每捆100个。
【快递说明】包邮仅限默认快递,不支持客户自己指定快递,默认发天天,国通快递,如指定快递需要补差价,不包括新疆、西藏、青海、甘肃、宁夏、港澳台(需联系客服补运费,不然不发货的哦)。
【使用材料】牛皮纸
由于有很多客户要求要比较厚的有质感的纸袋,所以今年本厂特地新设计本款纸袋人工糊底,方底,可直立,100%采用100g牛皮纸所做的(一般纸袋都是用的65、70或者80g的),本厂保证纸张厚实,彩色印刷,印刷非常清晰立体,美观大方,只要您看中图案,大小尺寸合适,不要犹豫,拍下它们,质量一定能让您满意。
【关于退换】
1、产品的每捆的数量是机器自动点数,可能存在一些误差,还望谅解,误差差价不补还。由于机器批量生产,实际产品和网上图片会有所色差,亲收到的实货会存在一点的色差也是正常的,还望谅解。本店不接收非质量问题(颜色,尺寸大小,个人喜好)退货,希望亲们谅解。
2、请各位亲签收时当面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,如有任何问题请拒签!代收视为本人签收!签收后24小时内 ,如发现产品不对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会尽快、尽力帮您处理。超过24小时不予受理,请各位亲理解。
我老家所在的北丰白杨冲村,是鄂东大别山区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。小时候出门就能见到大大小小的板栗、油桐和乌柏树,这几种树木的果实虽然都能卖钱,但由于板栗可以直接食用,更受我们小孩子喜爱。那时农村还未实行责任制,山林、田地均属集体所有,地上的出产自然也是“公家”的,不得随意侵占。孩子们都知道板栗不可私自采摘,但每年成熟季节,总还是忍不住去当几回“小偷”。有时,趁天刚刚亮或大家午休时,一个人偷偷溜到屋后的树林中去捡灿栗(自然成熟掉落在地上的栗子),有时则在放学途中相邀几个伙伴,选一个偏僻之处,集体下手,一人望风放哨,其他几人纷纷爬到树上迅速掰下球枝,或捡来一堆石头将栗球从树上砸下。栗球浑身是刺,不便携带,必须就地从刺球中取出果实,家乡人将这一过程称作“灭栗子”。快成熟的栗子只要沿着栗球的裂缝用双脚往两边一踩,栗子就会很容易取出,还未完全成熟的“青球”,就只能将栗球放在地上用石头砸。砸击的力度必须得当,轻了砸不开,重了则会将栗子砸碎。待全部“灭”完,往往是一身汗水,而且双手拇指食指都会被刺伤而发紫,但从未有人中途退出。分到的果实大家都会在家中藏好,要么偷偷送到学校附近的供销社去卖钱,要么留着自己慢慢享用。家长和塆里的大人对我们干的这些“好事”心里早就有底,只是看到家家孩子们年年都这么干,数量不大且未闹出什么事端,也就睁只眼闭只眼懒得去管。当然,这种事大人是绝对不能干也很少有人去干的。记得当时板栗每斤可卖到两角五分钱,小学一个学期的学杂费是五角钱,不少同学用两裤兜几十个板栗就可换一个学期的学费。遗憾的是,我特别爱吃生板栗,分到的果实绝大部分不几天就吃光了。
我老家所在的北丰白杨冲村,是鄂东大别山区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。小时候出门就能见到大大小小的板栗、油桐和乌柏树,这几种树木的果实虽然都能卖钱,但由于板栗可以直接食用,更受我们小孩子喜爱。那时农村还未实行责任制,山林、田地均属集体所有,地上的出产自然也是“公家”的,不得随意侵占。孩子们都知道板栗不可私自采摘,但每年成熟季节,总还是忍不住去当几回“小偷”。有时,趁天刚刚亮或大家午休时,一个人偷偷溜到屋后的树林中去捡灿栗(自然成熟掉落在地上的栗子),有时则在放学途中相邀几个伙伴,选一个偏僻之处,集体下手,一人望风放哨,其他几人纷纷爬到树上迅速掰下球枝,或捡来一堆石头将栗球从树上砸下。栗球浑身是刺,不便携带,必须就地从刺球中取出果实,家乡人将这一过程称作“灭栗子”。快成熟的栗子只要沿着栗球的裂缝用双脚往两边一踩,栗子就会很容易取出,还未完全成熟的“青球”,就只能将栗球放在地上用石头砸。砸击的力度必须得当,轻了砸不开,重了则会将栗子砸碎。待全部“灭”完,往往是一身汗水,而且双手拇指食指都会被刺伤而发紫,但从未有人中途退出。分到的果实大家都会在家中藏好,要么偷偷送到学校附近的供销社去卖钱,要么留着自己慢慢享用。家长和塆里的大人对我们干的这些“好事”心里早就有底,只是看到家家孩子们年年都这么干,数量不大且未闹出什么事端,也就睁只眼闭只眼懒得去管。当然,这种事大人是绝对不能干也很少有人去干的。记得当时板栗每斤可卖到两角五分钱,小学一个学期的学杂费是五角钱,不少同学用两裤兜几十个板栗就可换一个学期的学费。遗憾的是,我特别爱吃生板栗,分到的果实绝大部分不几天就吃光了。
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,板栗树随田地全都分到了农户,各家的板栗均可以自行处置,孩子们想吃栗子随时都可去自家树上采摘,再也不必像我们过去那样去冒险了。参加工作后的头几年,每年板栗成熟之时,我都要从县城回到老家,独自一人到屋后山岗上的那片栗林中转转,偶尔也邀约儿时的几个伙伴同行,“灿栗”倒是捡了不少,也上过几回树,但怎么也找不到昔日的那份乐趣和感觉。只有在家里和年迈的奶奶一边说起往事,一边用嘴咬用双手剥出一粒粒黄灿灿的栗仁,再美美地饱餐一顿奶奶做出的板栗糯米饭,才觉得这是一生中最最难忘的记忆。
如今,家乡的这份特产早已声名远播,无论走到哪里,只要我们自报家门,外人总会羡慕地说:“你们那里的板栗很有名,下次一定去尝鲜”。板栗显然已成为家乡的一张响亮名片,也自然成为一个常常谈及的话题。然而,若真的与外人深谈下去,我们才感觉自己对家乡这份名产的历史和现状了解的还不多,于我而言,过去虽也略知一二,但真正有所了解则得益于最近参与的一次调研活动。